海趣阁

第4章 大清的微积分教材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转载请注明来源:海趣阁haiquge.com

第4章

大清的微积分教材

平时见惯了的x、y、z以及诸多数学符号竟然都没有,代替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还有就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连加号和减号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积分符号∫、微分符号dx或者对数符号ln!

曾经无比熟悉的sin、cos也全都木有了!

猛一看真是天书难度!真心就像一堆鬼画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拿了一本神秘的炼丹书籍。

李谕研究了好半天,才看出端倪。

此书的翻译者他是知道的:李善兰老先生。

我们平时所用的“函数”、“积分”、“微分”、“代数”、“坐标”、“切线”、“轴”等耳熟能详的数学名词,都是他最早翻译出来的。

应该是考虑到国人的接受能力,李善兰并没有直接引入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阿拉伯数字用中文的“一、二、三、四”代替;而26个英文字母,则是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就是“甲、乙、丙、丁”,一共22个,再加上“天、地、人、物”,凑够26个。

还有就是积分符号“∫”,用的“积”字的偏旁“禾”;微分符号dx自然就是“微”字的偏旁“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abxdx=ab∫xdx,用李善兰发明的方法,这个公式就写成了:禾甲乙天彳天=甲乙禾天彳天。

李谕还发现大清的分子分母竟然是反着写的!上面是分母,下面是分子!也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要读作二分之一了,因为当时人们的书写习惯,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

还有个让李谕感觉很别扭的点:书里的加号是形如大写的“t”,然后“t”反过来就是减号。

哎,如果各位看过大清的数学教材,一定顿时觉得手里的数学课本亲切和蔼了很多.

摸清了规律,李谕总算是看明白了这本书,——天书瞬间就成了小说,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对于他而言,真的是太简单了。

正研究得津津有味,门外传来了两人的脚步。

来的是范熙壬和朱献文,二人都是大清的举人,范熙壬还是范仲淹的32世孙。

朱献文年龄比范熙壬要大,但范熙壬家世显赫,五年前(1897年)与父亲同榜中举,朝廷授予“父子同科”的金匾,名气大得很!

而朱献文则是在地方推荐下进的国子监,也就是所谓的“拔贡”生,虽然拔贡生的地位并不比举人差,但实际考出来的人终归腰杆子要硬一些,所以朱献文对范熙壬表现得颇为客气。

朱献文说:“任卿(范熙壬的字)这么早就来同文馆,还是要学西洋的数学吗?”

范熙壬道:“没错,早年我在恩师香帅的自强学堂里学过数年,现在刚刚学到所谓微分与积分,可惜洋人的枪炮乱了节奏。”

香帅就是张之洞。

范熙壬的言语中颇为气愤,似乎也没有寻常百姓对洋人那般惊恐害怕的感觉,应该也是受到张之洞的影响。

朱献文叹了口气道:“我也花了三年多学习洋文,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总觉太过深奥,脑中总想与诸子百家印证,但更不得其法,要是如你一般年轻就好了!”

朱献文马上30的人了,辛辛苦苦学了好几年洋文,又让他从头学解方程、力学三定律、酸碱盐的确是难为他。

范熙壬年轻气盛,却不这么认为:“听闻现在庆亲王还有荣中堂都在学习西学,他们的年龄可比献文兄大得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海趣阁hai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贼三国无赖帝师明末第一强藩淘宝大明汉室可兴最终反击宗明天下大汉昌邑王宦海风流猎明五胡明月大明之帝国再起三国云飞扬大明至圣大明小官人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江东幼虎乱世妖娆王重生之朕即国家五代十国一儒生异域纵横记大国崛起1857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明风万里樱花下的血刀娶个毛妹当老婆少女与枪与异界混在蜀汉当皇帝千年军国异域人生汉家日月医入白蛇纪元1701从来没有的帝国三流书童重生明末当皇帝明末龙腾大明公侯宣和画卷三国之帝统天下